彩色瀝青混凝土施工工藝涵蓋材料準備、基層處理、混合料拌制運輸、攤鋪碾壓、接縫處理及成品保護等環節,需通過嚴格溫控、分層壓實及防污染措施確保路面質量與美觀性。以下是具體工藝流程及關鍵控制點:
一、材料準備與設備調試
- 核心材料
- 彩色瀝青膠結料:通過瀝青脫色或石油樹脂調配制成,提供基礎粘結性能。
- 專用顏料色粉:賦予路面豐富色彩,需具備耐候性、不褪色特性。
- 骨料與添加劑:選用與瀝青粘結力強、耐磨性好的石料,并添加抗剝落劑增強耐久性。
- 設備清洗與調試
- 拌合站需徹底清洗拌缸、瀝青輸送管道,防止黑色瀝青殘留污染彩色混合料。
- 運輸車、攤鋪機、壓路機等設備提前清洗,確保無雜質混入。
- 計量裝置標定,確保色粉、瀝青、骨料等材料配比精準。
二、基層處理與透油層施工
- 基層選擇與要求
- 基層材料可為水泥穩定碎石、二灰碎石或瀝青混凝土下面層。
- 水泥混凝土基層需處理為毛面,并切割縮縫(間距宜為4-6m),減少反射裂縫。
- 基層表面應平整、清潔,無雜物和油污。
- 透油層施工
- 噴灑透層油(如乳化瀝青),滲透深度需達基層一定深度且不形成油膜。
- 透層油用量宜為0.6-1.0L/m2,增強層間粘結力。
三、混合料拌制與運輸
- 溫度控制
- 集料加熱溫度:160-170℃
- 瀝青加熱溫度:160-170℃
- 混合料出廠溫度:150-175℃(超過190℃需廢棄)
- 到場溫度:≥140℃(低于要求或離析、結塊時廢棄)
- 拌和時間
- 比普通瀝青混合料多10秒,確保粒料和顏色均勻,無花白顆粒。
- 色粉人工輔助加入,每盤混合料色粉用量需提前計算并分裝。
- 運輸要求
- 使用18-20t自卸汽車,車廂底部及兩側涂油水混合液(柴油:水=1:3),覆蓋防水篷布。
- 運輸過程中溫度降低不超過10℃,避免混合料離析。
四、攤鋪施工
- 攤鋪方式選擇
- 冷料包裝為噸包,用叉車將材料倒入攤鋪機。
- 攤鋪前30分鐘加熱整平板至80-100℃,攤鋪速度控制在2.0-2.5m/min,確保全幅不間斷一次性成型,保持色澤一致。
- 根據攤鋪厚度計算每平米材料用量(壓實密度:2.35噸/立方米)。
- 冷料袋均勻擺放,剪開包裝袋倒出材料,用耙子和鐵鍬攤鋪均勻、整平。
- 壓路機靜壓1-2遍,人工找補麻面、坑槽,復壓至表面平整無輪跡。
- 人工攤鋪:適用于小面積或復雜區域。
- 攤鋪機攤鋪:適用于大面積連續施工。
- 特殊區域處理
- 雨水、污水檢查井圈采用鋼板覆蓋,附近人工鋪筑混合料并熱夯。
- 攤鋪過程中如有嚴重污染、離析、色彩差異較大的混合料,需清除。
五、碾壓施工
- 碾壓組合方式
- 初壓:7-10噸雙鋼輪振動壓路機靜壓1遍+輕振1遍,溫度≥120℃。
- 復壓:10-14噸雙鋼輪振動壓路機振動碾壓1-2遍,16-26噸輪胎壓路機碾壓2遍。
- 終壓:10-14噸雙鋼輪壓路機靜壓1-2遍,溫度≥90℃,至無明顯輪跡。
- 碾壓原則
- 遵循“緊跟、慢壓、高頻、低幅”原則,避免過壓壓碎石料。
- 壓路機水箱加洗衣粉潤滑鋼輪,防止粘料。
- 大型壓路機距路緣石20-30cm,邊緣用小型壓路機補充碾壓。
六、接縫處理
- 自然縫:兩幅攤鋪時采用自然對接。
- 冷接縫處理:切割松散混合料,涂粘層油后壓路機在已壓實路面行走碾壓新鋪面15cm,再壓實新鋪部分。
- 垂直接縫:攤鋪結束前用3米尺檢測平整度,切除不滿足要求部分,切割面沖洗干凈。
- 碾壓順序:橫向碾壓后縱向碾壓,充分壓實,連接平順。
七、成品保護與開放交通
- 養護:碾壓完成后斷交7-15天,確保路面完全固化。養護期間封閉工作面,防止車輛駛入和人員踩踏。
- 開放條件:表面溫度降至50℃以下,清除雜物后開放交通。若需提早開放,可灑水冷卻降低表面溫度。
- 防污染措施:施工后通車前防止泥土、雜物等污染,如有發生立即清除。